常来
缘梦网站的网友大多毕业于正规大学,因此对自学考试的认识角度都比较单一。本人参加过自考但半途而废,我爱人自考英语考了三年还在考,再加上我的一个研究生同门师兄君也是自学考试毕业的,所以对自学考试了解得相对多一些。为了澄清目前对自学考试的一些误解,本文试图对自学考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一个全景式回顾、分析与展望。
一、关于"自考生"与"自考毕业生"的重要区别
自学考试诞生于1980年。斯时,国内百废待举,科教战线尤其是薄弱环节。DXP在指示恢复高考的同时,又强调"高等教育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另一条是
成人高等教育。"它同时还提出:"对于通过自学达到大学毕业水平的人,应当给与同等待遇,同等使用。"在此思想指导下,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正式建立。自学考试、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构成了中国目前高等教育体制的三大板块。自学考试最初成立的目的是解决大龄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学历问题。因为很多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已经是单位的骨干,不可能脱产几年去学习。
从1980年开始到1998年,这是自学考试最正规、最严格的时期。每门课程都是全省统一组织命题、监考、阅卷。每份试卷的试卷袋上都印着"绝密"二字。严格的考试组织和管理再加上良好的社会风气,再加上几乎每一个考生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学,绝大部分学习动机不强的考生被淘汰了下来,使全国自学考试的毕业率只有5%。也就是说,每100个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中,只有5个人最后拿到了毕业证书。所以,"自考毕业生"的数量要远远小于"自考生"的数量。直到今天,社会化自学考试的毕业率也低于20%。如此高的淘汰率,保证了自学考试文凭的含金量,社会上对自学考试毕业生的评价也很高,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都承认自学考试的成绩和文凭。因此,"自考生"与"自考毕业生"的知识素质以及能力水平是不可等量齐观的。目前社会上对自考的认识几乎全来自于"自考生",而不是"自考毕业生"。因为自学考试是完全开放的学习制度,任何人,哪怕是文盲,是民工,甚至是罪犯,都可以自由地参加自学考试,这就导致了参加自学考试的人的素质肯定是良莠不齐的(这一点并不是自考的坏处,后面将专门论及)。但是每一个98年以前的"自考毕业生"的素质我相信是绝对有保证的。如果用毕业生的合格率来衡量的话,我坚信,自考毕业生的合格率要远胜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合格率。这里的合格是指:1、是否具有极强的自学能力,这是实际能力的极重要表现,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因为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要靠自学,真正的大师和高手都是能力极强的自学者。例子太多,无需枚举。2、是否掌握了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是老师讲过的知道,没有讲过的都不知道。(关于自学考试难度与高校期末考试的难度比较,后面有进一步讨论)。
所以,"自考生"素质低绝对不等于"自考毕业生"的素质低,这是第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
二、关于"完全依靠自学的自考毕业生"与"在学校全日制参加学习的自考毕业生"的区别
这个概念比较难理解。很多人不明白,自学考试既然是自学,怎么会还有全日制?这是因为自从1998年大学启动疯狂扩招的运动之后,"各尽所能,多捞多得"就成了每一所大学的座右铭,光靠扩招收的那点学生交的钱,还不足满足大学的贪欲。于是,他们把邪恶的目光盯在了自学考试这块肥肉上,因为自学考试不需要入学考试,想招多少生就招多少,所以每一所大学都纷纷打出自考招生的招牌,利用98年以前的自考毕业生打下的江山和创立的声誉以及人们对大学的迷信和美好期待,疯狂招生捞钱,随便找几个9流老师、甚至在读本科生为他们上课,为了保证能够继续招生,学校必须保证一定的毕业率,所以学校拼命向省教委要权,并向省教委缴纳一笔数额不菲的管理费,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省教委同意部分大学拥有命题权和阅卷权,于是,大学疯狂地在考前串讲班上泄漏考试题(就像大学期末考试抓重点一样),再加上阅卷的时候大量放松阅卷尺度,原本控制在5%的毕业率一下子飙升到25%或更多。导致自考毕业生的水准大幅下降。这一类自考毕业生就是所谓的"在学校全日制参加学习的自考毕业生"。这一批人极大地利用并败坏了"完全依靠自学的自考毕业生"的声誉。他们的代价仅仅是多交了1、2万学费。在这一时期,在校自考生的成分主要是高考落榜生,也就是西安翻译学院这类学校的学生主体。很多人对自考的诟病均来自于这些"在学校全日制参加学习的自考生"。在这里,我还想说几句对西安翻译学院有利的几句话,那就是,西安翻译学院不具有命题权和阅卷权,如果他的学生的自考通过率高于正规高校的话,我认为
吉林大学自考比正规高校办的自考班还要黑得好点。
从学校里走出来的那一批水货自考毕业生,其低下的能力使得社会对自考毕业生的能力质疑四起,这可苦了哪些完全依靠自学的那批自考毕业生,由于大家都拿着一样的文凭,让其百口莫辩,不得不在说了"我是自考毕业的"之后再加上一句"是完全自学的那种大自考,不是在学校里学的那种小自考"。唉!无赖啊!政府和高校在联合抢劫这一批完全自学自考毕业生的心血和汗水。但在任何时候,知道这其中内幕的人都会对"完全依靠自学的自考毕业生"怀有敬意。
所以,"在学校全日制参加学习的自考毕业生"素质低绝对不等于"完全依靠自学的自考毕业生"的素质低,这是第二个需要澄清的概念。
上面这位教师的原话让我深有痛感。读研究生3年,我看到了太多不学无术的学棍。学棍们只会照本宣科,看着幻灯片念文字,有时候我真的想当场离开课堂以表示抗议。不砸掉这些充斥大学每一个角落的学棍们的饭碗,同学们的创造力就永远也解放不出来。我们就永远别想作出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试问创新的东西谁来教你?能够教你的东西就不是创新了!
四、自学考试与大学里期末考试的难度比较
大学里的期末考试,一门课最多只需要1周就可以搞定,因为老师深怕你不能及格,早早地把重点指出来了,只要准备一下所谓的重点,考试无忧啦,难怪大学生总有用不完的时间去谈恋爱,自考专业去参加各种多如牛毛的社团活动。自学考试是没有所谓的重点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吉林大学自考专业,而且有可能出大题。很多人看见自考试题说,这也不难嘛!的确,作为一门课程性考试,不可能很难,但是,如果叫你马上做,能够及格的人寥寥无几。就如同考研的试卷一样,拿到往年的真题一看,呀!也不是很难嘛!都很基础嘛!但是如果你马上做并能够及格的人几乎没有。这就是眼高手低。不带任何偏见地说:自学考试的试题难度绝对大于大学期末考试的难度。不信,叫刚刚考完某门课程的本科生马上参加自考相同课程的考试。看看哪一个的及格率高。当然,这里的自考是指"完全自学的大自考"
五、自学考试的前途命运
不可否认,目前自考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现状,那就是民办教育和普通高校正在对自学考试的质量和声誉联合发起残酷的围剿!出于利益的驱动,随便几个什么人,随便找几个教师,租几间教室,就可以办"自考",以此来欺骗广大学生,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生。这样的"自考",完全背离了自学考试的本质。我认为教育部和高校应当对此负全部责任!因为如果不是教育部门和普通高校为了眼前的几个雪花银子,滥用权力乱办辅导班并降低考试标准的话,民办高校如西翻之流永远也翻不起浪,因为他们没有命题权和考试权。对于办得好的民办高校,市场自然会留下他们,办得不好的,市场自然会叫他们喝稀饭!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自学考试这种教育模式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因为这种模式最适合网络时代的教育,也是最符合人性的教育,发展了几百年的现代大学模式,在未来绝对要大量采用自学考试这种教育模式。展望未来,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环节需要加强:1、课程建设是根本,要编写一流的教材。我认为自考英语的教材就编得相当棒!但有些课程的教材内容很老化。2、加强考试监管是核心。考试是自学考试的生命,没有严格的考试,什么都免谈!3、实验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仍然主要依靠大学承担教育任务,比如生物、建筑、航天、造船、采矿、机械等等。自学考试的任务是培养文科人才和理论思维人才以及普通技术人才,比如数学家,程序员,翻译等等。其他的专业不适合自学考试,除非是在职提高。4、加强网上图书馆的建设。国家有义务为广大自学者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免费超级电子图书馆,这样所有的文科大学和专业以及部分理科学校都可以倒闭。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放在网上,所有的交流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我知道这样做的难度很大,因为将会有巨量的教师失业。今后的趋势肯定是教师数量大量减少,但减少的都是平庸的教师,顶尖的教师负责编写电子教材,几人编写,全世界的学生都可以立即受惠!